俗话说得好“秋后养背,人活百岁”。这句话并非是无稽之谈,中医认为养背等于就在养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背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要知道背部和颈椎紧密相连,它们堪称是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也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西医角度来说,脊背中有脊髓。神经从颈椎中分离出来,然后散布到全身各个角度,大脑通过精髓和神经网络来指挥全身。从中医角度来看,脊背最上面的大椎穴若是不通,督脉、膀胱经、三焦经、胆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都会堵塞,各种疾病也会接踵而至。后背是督脉所属的位置,同时有膀胱经经过,且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肾主水,于是膀胱经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还与其他腑脏有着紧密的联系。养背则可以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汗功能。坚持养背,还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疏通气血,甚至改善一些脏腑问题,让人全身感到轻松。花式养背法1、背部保暖平时穿衣注意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尤其是天冷时,运动大汗后不可直接脱衣服露背。游泳结束或淋浴后也要快速擦干,避免背部吸入凉气。2、晒背在中医养生里,日光浴又被称为“天灸”,意思就是上天赐予的日光灸。通过日光的照射,我们背部的膀胱经和督脉都可以受到阳光的温养。疏通身体里的寒湿和淤堵。晒背时保护好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长时间暴晒,非常容易头晕目眩、浑身不适。3、搓背在洗澡结束后,可将湿毛巾撘于背后,然后双手扯住毛巾两端,适当搓背,一直到背部发热为止。搓背法可以防治感冒、缓解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使浑身通泰。用力不可过猛,以免弄伤皮肤。4、滚背躺在硬床上,膝盖拱起到胸口,双手环绕抱住膝盖,让背部在地面上像摇篮一样前后滚动。这样的姿势可疏通膀胱经和督脉,每天睡前“滚”上10分钟,不但可以疏通经络,还可增加气血。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人,不要轻易“滚背”,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5、捶背自己给自己捶打,坐和立皆可。双手握拳至背后,自上而下沿脊背轻捶。捶打时身体稍稍前倾,拳至可能达到的最高部位,再自上而下至腰部,如此为一次,连续捶打5—10次。他人捶打可坐可卧,捶者手握空心拳,以腕发力,刚柔快慢适中,动作要协调。捶打速度每分钟50—次为宜。6、捏脊捏脊手法简单,操作方便,分为上捏脊和下捏脊。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向上捏至大椎穴(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其上几个主要穴位都是升阳的穴位。根据经络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顺督脉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阳,属于补法,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太合适。下捏脊顺序跟上捏脊相反,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属于泻法,适用于有便秘等实热证的老人。捏脊的注意事项:①身体呈俯卧或半俯卧,使背部平坦松弛。②令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或者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③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④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除了养背,秋季养肾护腰也很重要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人群在秋季要更加重视护腰,防止腰间盘突出症“秋后算账”。即便身体并未有明显的腰椎问题,也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要知道腰椎间盘是没有血液来供给滋养的,仅靠上下椎体渗透出来的一点液体提供营养。所以,腰椎间盘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日常保护腰椎就显得更为重要了。1、腰部保暖腰部保暖对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人的很多疾病都与受凉或者寒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日常要穿盖住腹部的衣服,当气温低,自我感觉腰部寒凉时,还可以贴暖宝宝保暖。平时也可多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每天早晚各50次,能够畅达气血。2、锻炼腰部核心肌群要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必须增强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给它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平时可以适当做一做平板支撑、俯卧撑、小燕飞等姿势,有助于锻炼腰背部肌肉,辅助保护腰椎。小燕飞:俯卧,双手背向放好,膝盖伸直,头和腿都尽量向上翘。坚持5秒,然后放松,如此重复15遍为一组。每天2次,每次3组。转腰:腰肾之府,转腰是强腰护肾妙法。俗话说: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两手叉腰,顺、逆时针各转36次。旋转时要到位,顺时针从左后左前到右前右后,逆时针则由右后右前到左前左后。平板支撑: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脚尖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尽可能地保持。每天2次,每次3组,组与组之间可间隔2~3分钟。也可以适当多游泳,游泳时,人体脊柱从直立状态变为水平,负担大大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也会降低,有助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改善腰痛。3、用对腰带、护腰正常的传导除了依靠肌肉以外,还有30%的重量是依靠腹压来传导的。合适的腰带,能瞬间增加腹压,缓解腰部压力。建议选择3cm以上的宽腰带,扎腰带时可收紧小腹,在最舒适的松紧下再紧一格,以便增加腹压,保护腰椎。一些腰痛的朋友常常会佩戴护腰,但在使用护腰时要注意白天戴、晚上解,而且连续佩戴不能超过6周,以免出现腰背肌肉萎缩,反而不利于腰椎健康。更多推荐为什么吵架生气后身体特别不舒服,真实的原因跟中医还有关...健康不等于长寿!专家的肺腑之言,太多人需要知道!老祖宗的智慧一招抬脚,就能降“百种病”这些大病都没先兆吗?其实不是!十人阅读九人转发的“救命信号”!千位名医们总结不生病秘诀,从1数到10一定要记下累了吃点东西疲劳会缓解,哪里疲劳食物对应吃,健康精力好!老话说的“体内有病脚先知”,隐藏这么多中医理论在江湖上失传已久的手掌法,就能看出身体好坏?血糖高不高,看看舌象这样的!可能是糖尿病前兆现象著名保养方子4“饮”+5“谷,想不长寿都难!脾虚,你还这样吃?真是雪上加霜!应该这样吃...身体器官也有穷养、富养之分,你都养对了吗?肾好耳朵是这样的,拉一拉,肾气十足!养生没什么技巧,就是不同年龄要做不同的事,必定健康长寿!世人多知道磨腹养生,比磨腹更胜一筹。就是...养肺,其实也很简单!掌握这些方法事半功倍这六个“健康建议”害了不少中老年人,别毁了你的健康!养肝就是养命,肝病都是拖出来的,这四个怪现象信号别大意!中医所说的“七伤”,我们不仅要懂,还要“戒”!国家级名老中医分享养生秘诀:健康五个标准你也能做到!
整理很不易,小编真尽心。
点赞和分享,对我是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ms/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