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海底花)
市场鸡群体况背景基于上半年市场肝病、腹泻等问题表现具有普遍性,鸡群出现龙骨弯曲、腹部或胸肌皮下出现炎症性坏死性疙瘩案例偏多,且也在多数出壳后3-10天鸡出现肺底部器质性坏死灶状态(图1)以及一些气囊炎症。
图1
这表明1日龄或小日龄育雏的时候使用偏强新城疫-传支二联活疫苗的情况仍在继续,至少呈现了时序上的吻合状态,这种体质状态下,使得鸡体况更容易继发或激发大肠杆菌或支原体等疾病,以及一些疫苗免疫失效的情况。今年土鸡肉鸡表现有脸肿症状的大肠杆菌眼炎以及非典型新城疫案例整体增多,解剖常见有肺气囊干酪物(图2)症状。
图2
另一个造成病情风险叠加的因素是今年厄尔尼诺气候现象,这种气象特征关键是高热、雨水多。从而导致入秋前多数鸡群不同程度出现肠道问题或热应激体质情况,且时间作用也比较久,入秋后温差偏大,而实际从今年6-7月份就接到各地传染性鼻炎流行病例。
临床早期的区别诊断和处理传鼻以鼻腔的框下窦有干酪物或大量粘液(图3)为多,而大肠杆菌眼炎以下眼睑脸部水肿(图4)或皮下水质或干酪物且常出现鸡冠发紫或萎缩等。
图3
图4
特殊情况:传喉正常或紧急接种点眼后继发出脸肿,眼部应激可能持续10-14天之间还没好转,这可能是传喉免后激发或激发了传鼻。
另外,也多见传喉或紧急接种后鸡流泪严重,出现扭头以背部羽毛挠痒行为,导致背部羽毛比较多泪水,解剖常见结膜炎或眼睛流泪,气管有充血潮红炎症,肠道出血癍、盲肠扁桃体出血,腺胃乳头水肿或出血点,心内膜出血,常被理解为非典型新城疫。
以上两种情况可合并分析,早期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引起亚临床损伤,新城疫免疫应答效力偏弱,因体质本身原因激发或继发细菌或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下,传喉应激会偏大;若遇到新城疫感染,也同样会表现非典型新城疫症状。
重点提示按照说明书标准,
蛋鸡和种鸡传喉至少免疫两次,
一次免疫群体保护在15周左右;
传染性鼻炎疫苗常规免疫也需要两次。
不推荐在传喉活疫苗或鼻炎疫苗中添加各种药物。
++且在传喉或传鼻压力大的鸡场或区域,不妨把传鼻和传喉免疫纳入秋防工作来,即入秋前传鼻第二次免疫超过3-5个月的,均采取补一次铝胶三价传鼻疫苗模式;若产前传喉做过两次鸡胚源传喉活疫苗,可不考虑入秋补免模式,若入秋只免疫过一次且距离上一次免疫超过3-5个月,也包括首次喉痘二免传喉鸡胚源活苗鸡群,入秋前群体补免一次活苗。
对于前述蛋鸡肝病(淀粉样变肝)与细菌油苗免疫的循证案例补充
案例1
病情过程:10周龄蛋鸡免疫新支-沙门氏菌三联灭活颈部皮下注射油苗,0.5ml/羽,11和12周龄内死亡分别为5%和1.5%,正常是0.05%,肝肿大和坏死性出血、肠道坏死性出血,投杆菌肽锌后一周每周死亡量从降到30只左右,以一栋为实验组又在14周注射一次沙门氏菌灭活油苗,16周转入产蛋舍后死亡量逐渐上升,18周达到死亡高峰,导致0-18周龄的累积死亡量高于5%,预计正常是2%,肝和肠道病料样本分离到细菌比例低,霉菌毒素、戊型肝炎、重金属等通过检测被排除掉(见表1,图5)。
图5肝脏肿大出血、肠道出血及脾脏肿大
案例2(Yamaguchi,avianpathology,,46(5):-)
为了检验细菌油苗免疫蛋鸡后的淀粉样变病理,40天前按照常规免疫程序进行,40-70日龄间不做免疫,然后在70-91-日龄分别进行胸肌免疫沙门氏菌四价苗和新支减-MG-IC五联疫苗,天解剖病理观察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鸡只出现消瘦、死亡,剖检发现鸡肝脏肿大、肠道出血及注射点肉芽肿等病理(见表2,图6),这说明前期免疫细菌油苗具有诱发淀粉样和严重的注射部位炎症结果。
图6注射部位肉芽肿炎症与肝脏肿大出血
以上两个淀粉样变案例,可供我们重新思考当前蛋鸡或种鸡肝病问题提供新方向,选择一个方案体系中,需要兼顾保护和安全性的综合性能,以免顾此失彼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