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浅说传支与衣原体

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21/4595299.html

传支与衣原体病,是一个老掉牙的病名字。然而对于这两种病的临床症状是很多兽医和养殖户分辨不清。根据本人多年在临床和养殖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先说传支,传支在禽病学书上的全称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是冠状病毒,鸡冠状病毒的传染性随着风向能在一公里内的范围有效传播。(按1万羽1栋计算)48小时播及全群。日龄不同,受损程度不同。育成期分两个阶段,20-50日龄期间发病,对产蛋后期的影响不大。60-日龄发病影响很大。病程5-7天。发病急,恢复快。

2.衣原体,此病是细菌病.90年以前的禽病书上没有此病的目录。由于衣原体病的细菌培养基要求和技术上的难度。至使很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上很难捕捉到衣原体的病菌。曾记得在中英国际蛋鸡新技术养殖论坛的会议上。休息期间,在贵宾室中某教授问何教授。他始终没有分离到衣原体病菌。怀疑是否在禽病上真有这种病的存在。由此可见,人们对衣原体病的认识还存着一定的误解。

3.传支与衣原体的比较:从发病的快慢上来说,传支急,衣原体慢。两种病都能导致鸡只的呼吸道疾病,甩鼻、咳嗽,罗音,鸡眼有泪。衣原体病的鸡眼是左侧性流泪。逢喘必拉是传支病的特点。衣原体病即便是肺部炎症导致鸡只缺氧憋死,也不会出现腹泻。粪便呈硬直条粪,呈槐米绿颜色。

4.从病鸡的内脏来看,传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和衣原体病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有着类似的相同点。之所以人们往往把衣原体病看做是传支。由于传支是病毒病,发病急,病毒对输卵管漏斗部造成肿胀,闭塞。成熟的卵泡坠入腹腔,与肠道粘连在一起,造成卵黄性腹膜炎。而衣原体病是细菌病,发病慢。病菌对卵巢上的卵泡危害较大。在病菌的作用下,卵泡坏死变性。输卵管漏斗长期接纳坏死的液体在子宫内。引起子宫肿胀。子宫肿胀致使子宫与肛门的接口闭塞。鸡只排出的卵都有漏斗接着储存在子宫腔内。在机体的高温作用与细菌的作用下。变的澄清透明的液体。产蛋期间,感染传支的鸡群。歪瓜咧枣,沙壳蛋,软蛋,白壳蛋见多。衣原体只是退色蛋增多。输卵管随着病程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萎缩。

5.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禽传染性支气管疫苗在技术上还是很过关的,一般在7日龄滴眼后,饮2次冻干苗,2次H52冻干苗。注射3次新支流和其他的带支油苗。传支的发病率基本控制在90%以上。则衣原体不同。目前只能药物控制。正确鉴别传支与衣原体病在蛋鸡养殖上还是很重要的。希望本文章能给养殖朋友带来帮助。谢谢!

来源:鸡病专业网论坛,作者:马连松

相关阅读

禽衣原体病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和人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器官损伤为特征。

禽衣原体病又名鹦鹉热、鸟疫,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变为特征,不仅会感染家禽和鸟类,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危害。由火鸡、鸭和鸟类衣原体病在养禽业中引起的经济损失已为人们所重视,而对鸡衣原体病在养鸡业中造成的损失长期以来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病原

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以原生小体和网状体两种独特形态存在。原生小体是一种小的、致密的球形体,不运动,无鞭毛和纤毛,是衣原体的感染形态。网状体是细胞内的代谢旺盛形态,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网状体比原生小体大,渗透性差,在发育过程中能合成自己的DNA、RNA和蛋白质。将感染组织的压印涂片经适当固定后,用姬姆萨染色呈现深紫色,圆形,单个或纵状排列。用5%碘和16%碘化钾酒精溶液染色感染衣原体的组织切片或感染衣原体的单层细胞培养物,可以看到包涵体。衣原体可以在鸡胚、细胞培养物和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生长繁殖,也能在小白鼠、豚鼠中培养。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对衣原体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青霉素抑制能力较差。衣原体对杆菌肽、庆大霉素和新霉素不敏感。衣原体对能影响脂类成分或细胞壁完整的化学因子非常敏感,容易被表面活性剂如季胺类化合物和脂溶剂等灭活。70%酒精、3%双氧水、碘配溶液和硝酸银等几分钟便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衣原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呼吸道可能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经口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该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和春季发病最多。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良、阴雨连绵、气温突变、禽舍潮湿、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均能增加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流行范围很广,已发生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禽类近多种。美国禽类中衣原体阳性率,家鸽达47.63%,野鸽51.4%,野鸡23%,鹅22.2%。李云峰等()对山东、河南两省7个地区的16个鸡场进行了鸡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阳性率为3.45%-32.14%。楼雪华等()对浙江省78个县市的份鸡血清进行鸡病调查的结果,发现衣原体阳性率为71.4%。宁夏的调查结果,鸡感染衣原体的血清阳性率为42.05%,连云港市为25%-87.5%。由此可见,衣原体的感染在我国普遍存在。

症状和病理

鸡对鹦鹉衣原体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只有幼年鸡发生急性感染,出现死亡,真正发生流行的较少。急性病鸡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脏肿大。大多数自然感染的鸡症状不明显,并且是一过性的。鸭衣原体病是一种严重的、消耗性的并常致死的疾病。幼鸭发生颤抖、共济失调和恶病质,食欲丧失并排出绿色水样肠内容物,在眼及鼻孔周围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鸭消瘦,死于痉挛。发病率为10%-80%,死亡率为0-30%,这取决于感染时的年龄、是否并发沙门菌病。剖检病变为胸肌萎缩,全身性浆膜炎明显。常伴有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大、肝周炎和脾肿大。有些肝脏和脾脏有灰色或黄色坏死灶。鹅发生衣原体病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鸭相似。感染衣原体的火鸡症状是恶病质、厌食,体温升高。病禽排出黄绿色胶冻状粪便,严重感染的母火鸡产蛋率迅速下降。死亡率4%-30%。剖检病变为心脏肿大,心外膜增厚、充血,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肝脏肿大,颜色变淡,表面覆盖有纤维素。气囊膜增厚,腹腔浆膜和肠系膜静脉充血,表面覆盖泡沫状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诊断

用病禽的肝、脾表面,气囊、心包和心外膜触片,空气干燥或火焰固定后,姬姆萨染色镜检,衣原体原生小体呈红色或紫红色,网状体呈蓝绿色。只有包涵体中的原生小体具有诊断意义。因为网状体易于同细胞正常结构相混淆,也不易与背景颜色区分。丙酮固定的组织或干燥分泌物印片可以用适当的荧光抗体进行荧光抗体染色,然后荧光镜下检查。也可将病料经卵黄囊接种于6-7日龄鸡胚,收集接种后3-10d内死亡的鸡胚卵黄囊。观察鸡胚病变,制备触片,染色镜检。可通过间接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反应或酶标抗体法来检出抗体。采取发病初期和康复后的双份血清,测出的抗体效价有意义。衣原体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诊断时应尽量避免感染自己,许多粗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在触摸病鸡或其组织时被传染上此病。怀疑为衣原体病时必须与巴氏杆菌病区别开来,特别是火鸡的巴氏杆菌病其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衣原体病相似。火鸡的衣原体病还易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禽流感等相混淆,因而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

预防和治疗

该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应加强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防疫制度。经常清扫环境,鸡舍和设备在使用之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严格禁止野鸟和野生动物进入鸡舍。发现病禽立即淘汰,并销毁被污染的饲料,禽舍用2%甲醛溶液、2%漂白粉或0.1%新洁尔灭喷雾消毒。清扫时应避免尘土飞扬,以防止工作人员感染。引进新品种或每年从国外补充种禽的场家,尤其是从国外引进观赏珍禽时,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动物卫生检疫制度,隔离饲养,周密观察。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对该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剂量为每千克饲料中加20-30克。红霉素每千克饲料中加5-10克或1L水中加0.1-0.2克,连用3-5d,效果明显。

来源: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ms/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