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症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运动神经元症是一系列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进行性肌萎缩(PMA)、原发性侧索硬化(PLS)和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在MND的四个子类型中,ALS最为多发。其他3种虽然独立列出,但一些病例会最终发展为ALS,因而与ALS存在关联性,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ALS在特定阶段的表现形式,所以常常会以ALS代称MND。
ALS也就是最近几年大家经常听到的“渐冻人病”,曾经流行的“冰桶挑战”就是为ALS的研究和患者救助募集资金。“渐冻人病”,顾名思义,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丧失运动能力,最终死于呼吸衰竭。由于在整个病程当中患者始终保持清醒的思维意识,仿佛一点点被冻结在身体内,因此被称为“渐冻人”。
ALS的临床表现ALS的患者一开始表现为不对称的局部肢体无力起病,如走路发僵、拖步、易跌倒,手指活动(如持筷、开门、系扣)不灵活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为肌肉萎缩、“肉跳”感(即肌束震颤)、抽筋,并扩展至全身其他肌肉,进入病程后期,除眼球活动外,全身各运动系统均受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多数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
大多数ALS患者在中年以后发病,多数患者为50-7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男女之比约为1.5∶1-2∶1,自首发症状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5年。国内的患者发病年龄相较国外要早,平均生存期也要高一些。
ALS的治疗
西药治疗
目前公认的对ALS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有两种:利鲁唑和依达拉奉。康复锻炼总体来说康复对ALS的效果不是很好,康复锻炼不要过度,要适度。适当的活动,对神经元有反馈,锻炼过度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对病情有害无利。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运动神经元是有脾胃虚损而至。脾为后天之本,津液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主运化主涎;胃主受纳,饮食入胃。脾胃虚弱,或因病致虚,由虚致损、损伤脾胃,使脾胃受纳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甚至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口张流涎。
治疗上主要采用中药特色方剂治疗,以滋肝补肾、强壮筋骨、祛风通络、养心益气、濡养生肌为治疗原则。以调整免疫功能,改善痿证患者症状,使治疗效果明显。北京同世堂中医(回龙观店)联系咨询3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