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厚积医院

科室概况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年,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帕金森病高级培训基地、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帕金森病研究联盟牵头单位、中国卒中高级成员单位。现任学科带头人刘振国教授带领团队在运动障碍疾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科研与临床研究,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年至今,刘振国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针对帕金森病治疗提出“一保、双控”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预防与治疗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近年来科室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6项,各类人才培养基金课题24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国内授权专利15项;荣获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三等奖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三等奖等多项殊荣;年以来,上海帕金森病研究联盟,并牵头完成上海4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的帕金森病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Parkinson’sdisease及FrontiersinNeurology等国际医学期刊上。另外,科室医护人员还积极参与援滇、帮扶海南、援崇等,抗击新冠疫情等多项工作,每年定期开展帕金森病、癫痫、脑血管病及认知障碍等疾病相关的义诊活动。

学科规模

神经内科多年来在各类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例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运动障碍疾病(特别是帕金森病)、癫痫、痴呆及脑血管疾病等具有特色的亚专业组,目前开设包括帕金森病、癫痫、认知障碍、头痛及失眠、脑血管疾病等专病门诊。近年与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WH神经疾病中心、瑞典隆德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澳医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人才项目

近年来科室获得人才计划,具体包括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后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此外还有多位科室医院境外人医院优秀人才计划等。

特色创新与学术研究

神经内科致力于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方面,国内率先建立异动症动物模型,系统研究非多巴胺受体及传导通路参与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机制。采用纳米新技术改进左旋多巴的制药技术并获国家专利授权;完成中药剂-天芪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动物实验研究,正在进行上市前的药物验证开发。临床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帕金森患者的震颤肌电图、PET-CT、经颅磁刺激等工作,协助帕金森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率先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总结运动并发症的临床问题,研究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开展多中心中西医结合进行帕金森病全程管理的临床试验。同时率先开展帕金森一体化诊疗中心,从而加快患者的诊治速率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刘振国教授团队进行的关于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上海市多项奖项。并提出“一保、双控”治疗方案,提高了预防与治疗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癫痫及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也为科室重点发展方向中,癫痫团队以难治性癫痫及女性孕产期相关癫痫为研究方向;认知障碍团队则重点针对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研究,进一步阐明线粒体在阿尔兹海默病为代表的退行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获得了国自然基金资助。近10年来科室共取得各类基金课题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6项;各类人才培养基金课题24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中文核心以上文章多篇,并有一篇论著入选“中华神经科杂志十佳优秀论文”,两篇论著入选“中国晶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项目”;获国内授权专利15项。

获得奖项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病机制新发现及临床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天芪平颤颗粒添加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研究”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认识与实践”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9年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与非多巴胺受体磷酸化关系及信号转导研究”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研究生导师介绍

博士生导师

刘振国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及癫痫诊治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fl/7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