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斜角肌综合征
★
医院就诊,说自己手指发麻,尤其是小指、无名指、中指麻木疼痛,小鱼际肌萎缩。在转头和打喷嚏的时候就更厉害了,如果你有上述症状,那么很可能得了前斜角肌综合征。
什么是前斜角肌综合征
年6月3日★斜角肌
前斜角肌综合症是由于前斜角肌痉挛、肥大或止点异常等。压迫了其下的锁骨下动脉和下臂丛神经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所引起的综合症。01
★
致病因素
★
1、颈部外伤:颈部外伤引起该肌反射性痉挛,可导致本病。
2、颈部疲劳:疲劳引起该肌紧张,也可因过度劳损而使该肌肥厚。
3、经常提拿重物,可使肩带肌肉、韧带肥厚,压迫神经和血管。
4、长期含胸驼背,容易发生本病。
5、经常过度外展上肢。容易发生本病。
02
★
临床症状
★
主要症状:肩臂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血运障碍。
1、多为单侧性上肢疼痛,亦有对称性。患者感到一侧上肢尺侧三指麻木疼痛,小鱼际肌萎缩。
2、向对侧转头或深吸气、打喷嚏。可使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使疼痛加重,此是锁骨下动脉受压所致。
3、手部皮肤温度降低,无汗,皮肤色泽变深,肿胀等。主要是交感神经受累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导致。
4、前斜角肌所在部位压痛明显。
5、上肢肌张力早期增高,后期减弱,上肢功能受限较轻。
03
★
如何治疗
★
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出现症状的患者才需要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
在这里主要讲一下物理治疗中对前斜角肌的手法治疗。
前斜角肌手法
注意事项:在手法治疗前斜角肌时,首先要了解斜角肌的起止点于深层颈部构造的关系。此处非常靠近颈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如果患者感觉不适,请立即停止此操作。
斜角肌很靠近臂丛神经,所以我们不直接在按压斜角肌,而是作用于近端附着处,这样可以让手法更舒服且达到深层组织。
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头部后方,另一手用手指去感受前、中斜角肌的角度及硬度。当你在锁骨上及胸锁乳突肌深部感到一条紧绷的肌肉时,就是前斜角肌。此时给予颈部屈曲以及向后方舒适的按压,维持3~6个呼吸后,当你感觉到这条肌肉放松了,然后再转移到这条肌肉下一个紧绷的位置,重复之前的操作。
03
★
如何治疗
★
母猫手法
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用手去包裹颈部后方,用手掌以及手指抓握并集和颈部外层的筋膜。给予颈部外层筋膜轻柔地向后方牵拉的力量,将纤维层慢慢的向外滑出你的手,重复数次。建议换手处理颈部的左右两侧,达到两侧张力的平衡。
母猫手法可以有效的在两侧,后侧,外侧缘等位置来处理斜角肌,放松斜角肌。比单侧的前方介入更有效,能够达到更深的层次。
04
★
如何预防
★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避免颈部过于劳累,适当休息。
3、避免经常外展上肢提重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则锻炼。
4、学习正确的姿势,避免含胸驼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