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临床应用:1.多发性硬化。2.评价听力,特别是对听力检查不合作,癔症和婴儿可判断是否有听力障碍及程度。3.昏迷听觉诱发电位对昏迷预后的的评价及可能损害的部位(脑干损害还是大脑半球损害)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4.脑死亡的判断。二、脑干视觉诱发电位(VEP)临床应用:脑干视觉诱发电位是眼科和神经内科的辅助诊断检查手段.。1.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视神经是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其阳性率高达70%-80%。2.视神经炎。3.缺血性视神经病,本病多发于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其常见原因。4.视神经压迫性病变等等。三、体感诱发电位(SSEP)临床应用: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脊髓空洞脊髓肿瘤脊髓外伤等)只要影响深感觉通路均可出现体感诱发电位异常;判断昏迷及预后;脑死亡等。四、肌电图(EMG)临床应用:神经肌肉检查是检查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主要手段,包括神经传导和针电极肌电图,是对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诊断的两项最基本的神经电生理检查。1.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急性神经损伤后出现电生理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7-10天可出现失神经电位。2.单发性周围神经病:如正中神经腕部损伤腕管综合征:尺神经肘部损伤;桡神经病损;腓总神经病变;坐骨神经病;神经丛和神经根病变,;臂丛神经病;腰骶神经丛病;颈神经根病等。3.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营养代谢药物中毒和其它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尿毒症,癌性多发周围神经病等。4.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側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家族性肌萎缩側索硬化、脊髓性肌萎缩等。、5.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和肌无力综合征;6.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肌膜兴奋性异常疾病。7.先天性肌强直、高钾、低钾性周期瘫痪等心功能科咨询及预约陈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