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爸爸妈妈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还是会因为一些常见的疾病而受到伤害,这似乎避无可避。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医院儿科专家怎么说......
本期主要讲解小儿佝偻病、小儿缺铁性贫血及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还可出现方颅、“O”型腿或“X”型腿,甚至鸡胸等,故本病的防治极其重要。
其预防要从围生期开始:
1、孕妇和乳母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D~IU/d,同时服用钙剂。
2、婴幼儿多晒太阳,平均户外活动应在1-2小时/日,鼓励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多吃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蛋黄等)。
3、对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各种传染病等积极及时治疗。
4、对于早产、双胎,秋冬季出生儿及人工喂养儿生后2周开始服用维生素D制剂-IU/d。
佝偻病的治疗:
1、给予维生素D治疗,同时补充钙剂。根据轻重程度可给予口服维生素D或维生素D肌注。
2、多晒太阳。
3、病情活动期不要久坐、久站或久走,更不要让小儿跳着玩,以免加重畸形。
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其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
1、做好宣传工作,使全社会认识到缺铁对儿童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2、母亲在孕期、哺乳期要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动
物肝脏、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孕期内应定期测血红蛋白,如果发现贫血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胎儿体内的贮铁量;
3、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4、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精肉、血、内脏、鱼等;
5、膳食的合理搭配,婴儿若以鲜牛奶喂养,必须先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的肠道失血;
6、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
7、对早产儿,尤其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月始给予铁剂预防。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补充铁剂和去除病因为原则
1.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口服无机盐最经济、方便和有效;注射铁剂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
2.去因治疗:饮食不当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对肠道畸形、钩虫病等在贫血纠正后应行外科手术或驱虫。鲜牛奶过敏,可改为奶粉、蒸发乳、水解蛋白奶粉等。
3.输血:对于重度贫血或合并严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术者,血红蛋白在30g/L以下,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每次2~3ml/kg。心力衰竭严重者用换血法,以浓缩的红细胞代替全血。
小儿营养不良?长期摄食不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预防:
1、合理喂养: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主要从新生儿开始进行科学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习惯,小学生早餐要吃饱,午餐应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的室外活动,锻炼身体;
3、推广应用生长发育监测图:定期测量身高,并将体重值标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尽早发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及时予以纠正。
怎么样
看明白了吗?
为了孩子的健康
从疾病预防入手
赶快行动起来吧!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普儿科编辑:院办精彩热文回顾医院无(微)痛包皮环切术,让包皮问题dontworry,即做即走soeasy!
医院骨科团队施妙手,百岁老人快速康复展笑颜
广大孕妈注意了,腹中宝宝传递的信号一定要读懂!福利来啦!科学孕育知识免费学,有趣游戏免费玩,实用精美奖品免费赢!你确定不心动?宝妈宝爸看过来——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零跑动”,“邮寄到家”已上线春节返乡人员请注意!1月26日起,医院返乡核酸检测全面实行免挂号费网上预约!医院(市妇幼)关于全面禁止住院探视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