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症状与自主康复

颈部问题是办公室人群的常见困扰,我们越加“头大”,我们脖子的负担就越重。大多形容颈部不适,多半是落枕了、脖子歪了、转不了头、头晕心慌、手麻了等。

下面介绍颈椎病的分型及其症状:

一.颈型颈椎病

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枕头高或者低,不良睡姿,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都会出现颈型颈椎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转头就疼。

症状:以颈部僵硬、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转头或抬头困难,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下中段最常见的一型,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的40-60%。

症状:

1.根性痛:有刀割样痛的感觉,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如头、耳后或眼窝后部、肩、臂、前胸乃至手指,多局限于一侧,影响睡觉。

2.肌力减弱:胳膊、手没劲儿。

3.颈部僵直:有的地方按压痛,脖子和肩膀感觉很紧张。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当颈椎生理曲度增大、减小或反张时,或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会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骨质增生的形成也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减小或持续减少的变化,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

通俗的说,就是颈部血管被压迫,无法供应大脑的血。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颈椎病患者中约70%有椎动脉受累。50岁以上头晕,头痛者,50%以上与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受累有关。

症状:姿势性偏头痛,因旋转诱发眩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突然摔倒等。常伴有耳鸣、头痛、听力下降、一时性耳聋。

四.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椎体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且往往会伴随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

症状:

头部:如头昏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五官部: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等;耳鸣、听力下降;鼻塞等,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

心血管:心悸胸闷、心律失常、情绪不稳定、血压不稳定等。

其他: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

五.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也是目前许多骨科,和大夫非常头痛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因为他的影响十分严重。甚至可造成肢体瘫痪,脊髓型颈椎病致残率高,治疗难度非常之大。

症状: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力。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严重的患者双脚有踩棉感。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部分患者出现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密结等,性功能减退。(此型颈椎病多有典型的外伤史)

六.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压迫或刺激了相邻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结构,引起了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徒手自主康复

动作1:手放置于对侧头部,感受到对侧颈侧部及肩部充分牵伸,保持15s-20s,3-5次/天。(对侧按相同方法)

动作2:低头看同侧大腿部,手放置于对侧头部的后侧,感受到对侧颈部后侧充分牵伸,保持15s-20s,3-5次/天。(对侧按相同方法)

动作3:一手握拳状放置于下巴,作为支点,另一手置于头部后侧,向下方施加压力,感觉颈部后侧充分牵伸,保持15s-20s,3-5组/天。

动作4:双手置于下颌,下颌微收,缓慢的向后侧水平施压,8-10次/组,3-5组/天。

动作5:双手交叉,置于头部后侧,向前下方施压,8-10次/组,3-5组/天。

动作6:坐于硬质椅背的座椅,腰部与椅背完全贴合,双手交叉置于头后,向后仰头,使脊柱充分伸展,8-10次/组,3-5组/天。

分享是一种美德,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断的分享健康给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健康和谐,所以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希望您可以点击右上角把它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当中,或者给到您指定的某一个人都可以,您关心谁就把健康知识分享给他,谢谢!

官方邮箱:xxjqkfy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y/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