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脑萎缩rdquo和l

大家好啊,周三了。刚刚落地,深圳PCHi原料展。今天不是科普啊,科普的事情都在“基础颜究”,不在我小号——这里“脑萎缩”和“肌无力”都是一个比喻,是我读了游识猷(you4)老师的一篇文章之后,想起我之前的一些经历,就写了这一小段。“肌无力”是一种神经性的疾病,不是肌肉真的没力气了,而是调动肌肉的神经出了问题。这个词让我想起了一群人,他们智商完全正常甚至相当优秀(相当多的人智商在我之上),但形成了一种坏习惯呢,把“系统2”应该处理的问题,转化成“系统1”的问题。什么是“系统1”,什么是“系统2”呢?“1”和“2”都是“认知系统”,是我们大脑的功能。调用“系统1”,我们大脑其实用的“感知”能力,我们大脑的这种能力,其实和爬行动物(蜥蜴之类)的区别并不大——他们也知道太热了不舒服,太冷了冻得慌,有危险了要逃跑……要知道爬行动物的脑子很小,而且相当简单,所以这种“感知”并不消耗什么能量,对于大脑来说是“舒适”的工作。而“系统2”是人类的一项特殊能力。当我们思考微积分,做微观经济学习题,配平方程式,核对账目的时候,我们就在调用“系统2”——蜥蜴不会九九乘法表,不能告诉你“乘以99等于几”。启动“系统2”,我们的大脑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我们心跳加快,瞳孔放大,血糖降低……总而言之,不舒服,像被迫锻炼身体一样不舒服。于是有一部分人(我在美国呆过,真的有好多人不会九九乘法表)干脆放弃了这种“不舒服”的“锻炼”,他们练就一种能力:把“系统2”的问题,转换成“系统1”。比如讨论“要不要禁枪”,有些人就能把问题换成“我多么喜欢枪”;比如讨论“肥胖的危害”,有些人就能把问题换成“我的身体管理,是我的自由权利”……而且我观察到,在美国“自由至上”的“甜美空气”里,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根据自己的“感知”来判断一个严肃问题是否正确的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主流”。我有北大社会学系的朋友,跟我说了一堆关于“新教”中“良心”的观念,说“用感受代替思考”有宗教背景——这又是一篇论文的架势,我不打算写在这里。但无论多么情有可原,我都觉得那些朴实的人们,正在逐步地放弃“系统2”,这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脑萎缩”。以上祝春安三亩年3月24日于深圳宝安机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