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以生发黑发长养肌肉保护儿童牙齿

同学们好,又见面了。

不知不觉我们的筑基一期已经进入到了第四周的学习。时间过得很快。大家也过得非常充实。确实是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做功课,功课功课,要练功要上课。所以早上起来的吟诵,加上小功法,再加上我们的各种理课、文课、字课、《知己》课,还有历史课的学习,在修身的基础上去掌握一些学问。我们的辅导,还有各种答疑,也逐渐走上了正轨。听到我们厚朴毕业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的学习实践、临床体悟,来教给大家,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确实有些东西我是讲了,但是我怎么讲,接地气,也不如这些学员们更接近大家。他们地身体力行总结出来的东西更符合大家的需求。而且经过这三周的学习,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同学们那种焦躁的情绪逐渐地平复下来。这个捨小钱办大事,好闻异说,渴望老师有特异功能,展现出来,让我心服口服,我就跟定你了。这种心态都是阴虚火旺、肾精不足的一种表现。我们慢慢地睡服大家,然后希望大家能够跟上我们的节奏。还有人张罗着要学茶道,学站桩。这个我不反对,你们愿意跟网上学站桩就去学,我个人认为这个东西还是要面授比较好。踏踏实实地跟着厚朴设计好的思路和节奏,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浪费很多时间,人生苦短。另外呢我们再坚定地告诉大家一下,吟诵课我们已经确定了,不会更改,就是吟诵王冰版的《素问》和史崧版的《灵枢》,我的那个四色版的《素问》放在高级班去吟诵。感觉到大家的求知欲,但是求知欲过头就是一种妄想,你连初级版的都没读过,就想接触高级版,这种一步到位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达不到。所以踏踏实实地用两年的时间把王冰版的《素问》和史崧版的《灵枢》我们能吟诵一遍,发音(正确)、字体都写对了,这已经是很大的功德,我们就不再重复了。

总结了同学们现在关心比较迫切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课程的回放问题。我们现在的设定期限是两周,14天。有同学说不行啊,你能不能放的时间长一点。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我12年来的教学经验,在厚朴临床班一期二期的时候,我们都允许同学上课录音。最后发现一个问题,凡是录音的同学都学得不好。为什么呢?他把那个录音笔放到我的讲桌上,然后把我的课程录了以后就觉得心里就踏实了,觉得我有了。你有了是有录音了,这跟你上书店买书放家里一样,你的封皮都不拆,你就觉得我有这本书了。你有这本书你看了吗?你读了吗?你写笔记了吗?所以最后发现有了这种依赖心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后来到了三四期了,我们就不允许同学们录音。记笔记,上课跟着我好好听,这样效果提高了很多。但是有几个比较鸡贼比较有心计的学生呢就是偷偷地录。或者是在我们允许学生拉了课以后回来补看的时候,就偷偷地就把我们不允许录音录像的东西拿回家。拿回家以后怎么样呢?拿回家以后还是那个样,不看!老觉得我有时间,我有这东西以后有时间我再看。结果到了毕业以后他也没看。所以这个关于我们课程(音频视频)保留期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最多延长到一个月。一个月之内如果你不看,对不起,你还真不是学习的这种状态。你还是别浪费时间也别浪费钱了(厚朴可以中途退学退费)。我们说活在当下就是当下把学的东西学到自己的脑子里,入了自己的心,让自己心生欢喜,这才叫学。所以这是一个录音回放的问题。就是回放呢有的同学一节课他要反复听好几遍,主要的回放就是放给那些一时工作脱不开身学不了的同学。但是就是学不了,这个一个月两周时间你也足够了。这个问题就是我的最终的决定。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看到有些课程学生总是在嚷嚷说怎么没有PPT呀,怎么没有显示呀!有的课程,比如《知己》课显示几个PPT,底下就有人欢呼,哎呀,可有了资料了。这个我跟你说啊,我们学中医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你抽象的思维能力。离开了图片离开了画面,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然后用自己的手(笔)去记下来。这就会变成你的东西。你要去听郭德纲的相声,让郭德纲在身后放个大屏幕,去配上音乐配上图片显示。你去听京剧的时候,杨子荣牵着马,就拿着马鞭子代替了马,你说你怎么不弄匹马上来!所有的这些想要看到具象东西的人都停留在儿童时期的状态,他只能接受这种图像的文字,接受不了这种抽象的东西。我们小时候看小人书上边是画面,下边是文字。后来不解渴不解恨就开始去读书,读纯文字的东西。这种训练是把人的脑子变的高级,让人的状态得到很好地提升。所以我在厚朴讲课我从来不用PPT。有的老师,比如解剖课的老师、胚胎课的老师,包括天文课的老师,需要有一些画面。但是看画面的目的是让你想到画面背后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逐渐适应我们厚朴的这种教学状态,摆脱那种巨婴的思维,如果你还是停留在那种看得见摸得著才能接受的状态的话,你学不好中医。所以这两个问题在此做一个一并的回答。

今天我们接着讲史课,讲张锡纯老先生对我的影响。上节课我总结一下,老先生是练功的,是修身的。所以他才有那么高的悟性。老先生是独立守神的,以自己为主,去勇于接纳、运用、分析新的事物。今天我就讲一下张锡纯老先生另外一个伟大的贡献。其实也没出这个圈子,学中医说来说去就是那点事。就是我读《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感觉就是老先生用自己的身体去尝试所有的药。就是他开的方子,使用的药他基本上都尝了一遍。而且根据自己修身,培养出敏锐的感觉以后,把吃完药以后对自己身体的影响,他都如实地记录下来。除了记录下来,他非常善于总结和提高,把它上升到抽象,也就是象的高度。他绝对不是去说,吃完了这个药就能治什么病。那是蠢,蠢驴的思维方法。我跟大家强调一点,中药的效果就在于它的不明确和不确定。为什么不明确和不确定,因为她不是毒药,即便是毒药,她是不是能毒死你也取决于你的体质还有剂量。砒霜是能毒死人,你要正好得了白血病,你吃砒霜而且吃剂量合适的话,那还能救你一命。所以现代人的浅薄粗鄙操的那种简单粗暴的思维,老想着追求药物的确切的疗效。没有!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大毒药。有确切的疗效同时也有巨大的毒副作用。所以中医是中国古代的先贤们用自己的修身,培养出自己健康的敏锐的感觉以后,去体会她的药性。药效是随时可变的。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用在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体质状态下,吃这个药效果都会不一样。所以药效是不确定的。什么是恒定的,药性是恒定的。这个药性我们总结出来是她的阴阳,叫四气五味、虚实、寒热,归经、升降、浮沉。所以古代的,我在讲《黄帝内经》前传的时候讲到了神农氏尝百草的事情,我们怎么去把握这个药,那么多变的东西我们总要找到它一个不变的东西,那其实就是它的药性。所以张锡纯先生是用自己的身体去尝试了所有他开的药,基本上他开的药他都尝过。他体会过,知道这个药到身体里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往哪儿走,是寒是热,用多大剂量会产生热,用多大剂量会产生他相应的这种疗效。所以在他的书里面,他的用药的体悟非常切合当下的实际。神农氏尝百草是五六千年以前的事情,现在又出现了新的药物,这些药物的药性是什么?是阴是阳是寒是热,是往那条经走,是入脏还是入腑。所以呢这一点,我深受张锡纯先生的影响。所以我是大学一年级,上了半学期,寒假,我就回到了大同,我妈妈找她的老同事,把我派到了雁北地区一个中药店,挺大的一个中药店,我在那里抓了14天的药。一天一块二还是多少钱,挣了十几块钱。在药店里,我就亲口去尝各种中药的饮片。体会它的药性,体会它的五味,体会它的气。我们经常说的味道,大家千万记住,味道是包括气味和滋味。鼻子闻到的是一种(气味),嘴里尝到的是另外一种(滋味)。这次新冠肺炎,那有一个显著特点,全世界人民都在总结,日本也在总结。他们就发现,除了发低烧,浑身酸痛,到后边出现微症状,咳嗽、憋喘,甚至它会攻击到生殖系统。它也在早期或者中期有个显著特点就是让人失去了嗅觉和味觉。就是人闻不到任何味道,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这就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们都知道觉是靠人体的魂魄里面的魄来控制的。那就是说它完全在攻击我们的后天的这种知觉系统,不是知是觉的系统。而中药呢,很明显我在给一些人看病的时候,就是发现他们显著的出现味觉和嗅觉的异常,失嗅,比如说鼻子聋了,我们叫鼻子聋了。为什么叫聋了呢?听不见叫聋了,这个闻不到味也叫聋了。叫鼻子聋了。因为我们用的那个字,闻,望闻问切的那个闻是同一个字。所以在药店里面我就尽可能的吧去尝各种的中药。有那些腥的闻了就想吐的比如水蛭呀土元呀,还有那些甘甜可口的比如龙眼肉呀甘草呀。所以这就是受老先生的影响。寒假这个实习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还登在中医教育杂志上,后来还获了个奖。因为这个受张锡纯先生的影响呢就是第一点学中医必须要懂得药性。你认得中药是一回事,你识得中药是意识层面上知道这个药是干嘛的。但是真正要在感觉层面上掌握这个药性,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临床经常见到一些患者老说自己口苦。口苦这个事有可能是胆汁反流,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口苦是一种幻觉,是一种嗅觉或者味觉的异常。所以我们看到还有一些发高烧的孩子,我们开了很苦的药,黄连,但是孩子喝的时候就觉得是甜的。等他烧退了好了以后你再给他喝,哦,难喝,他就觉得太苦了。所以这个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老依赖于人造的各种仪器,我不反对,有它的作用,是我们这个感官的延伸。但是我们人本身就是一个神造的一个精密的仪器,他的功能远没有被我们充分的发挥或者利用起来。而且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能的退化。所以我们厚朴在做身心健康评估的时候,非常重视了解病人的嗅觉和味觉。然后我们觉得很多人在感冒以后他长期不好,伤风不解久成聋,留下了很多慢性病。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很多人的鼻子闻不见味了,鼻塞了。鼻子闻不见味带来一个很大的痛苦就是,你闻不到食物的香气你相应的消化腺的分泌就受影响,你吃东西吃进去以后它就不蠕动,或者是不分解不消化。因为我们教大家练功,教大家注意预防,本来就是想让大家恢复一个正常的本能啊,别说特异功能了,你把本能恢复了就不错了。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就是读张锡纯先生的书里面能感觉到他尝了这个药而且把这个药用的得心而应手。第一个就是张锡纯先生在他的书里面提过一个著名的方子叫“一味薯蓣饮”。就一味药,什么药,薯蓣,叫山药。以前叫薯蓣,为避讳这个唐朝的一个皇帝的名讳,改来改去就改成了叫山药。而我们北方啊,山西北方,晋察冀内蒙这个地段管这个山药蛋子——土豆叫山药。真正我们了解到山药它不是圆球的,它是棍的。著名的焦作有四大淮药,淮山药,铁棍的,铁棍山药。这个山药叫薯蓣。这个张锡纯老先生治疗这个人大病初愈以后,或者是在病的过程中,属于这种津液不足,体格羸瘦,就是怎么吃也不长肉的。然后或者是吃什么拉什么这种人,而且还有头发早白,或者脱发,不长毛的人。他特别建议这个药就是一味薯蓣饮。怎么做呢,就是把山药削了皮。大家记住啊,有些人对山药过敏,其实过敏其实就是山药在给你治病。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个喜欢奶头嫩,及时行乐,以后不管。平时治病出现点排病反应受点痛苦他就受不了。我见到很多所谓的对这个蒿类的花粉过敏,对各种花粉过敏的人,其实都是花粉在诱发你身体里面在排除这种风邪或者湿邪或者寒气,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忍受这个痛苦,就吃点抗过敏的药把自己本能的排病反应给抑制住。结果就造成更大的问题。表面上是不过敏了,其实病的更厉害了(病邪深入脏腑,集聚成瘤)。所以我看到一些人对山药的皮过敏,只好戴一个塑胶手套去洗山药,或者把皮削掉。我个人认为你既然对它过敏,它是一种病,你们要去治。而且你想长头发,想让皮肤好。一定要连着须子带皮吃那个山药。这个山药呢,削好了就用清水去煮,煮到稀烂。然后山药都化在水了,就变成像芡粉勾芡出来的粥一样。他就让病人去喝这个一味薯蓣饮。用饮不大恰当,因为古代人说饮是用开水冲,就像我们现在泡茶一样就叫饮。只要煮了,就叫汤或者叫液。而且他给人的建议是只要这个人想喝水,只要他渴,然后就让他喝。然后呢,不拘时日,能喝多少就喝多少。结果在他后面的医案里面就有治疗很多大病或者大病以后留下后遗症的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开始长肌肉,开始长头发,然后头发也变得又黑又亮。这个挺有意思的事哈,就是这次新冠肺炎以后,上海有个著名的专家,我看这人情商智商都非常高,非常有一个专家和学者的范儿。在传染病领域里面也是有特殊的贡献,但是说到预防新冠肺炎和得完新冠肺炎以后康复这个事,这个专家提出的观点让人喝牛奶吃鸡蛋。这个我就觉得,你是专家,可能在某方面是,但在养生这方面你说这话就让人有点贻笑大方了。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健康状态下,你喝牛奶吃鸡蛋勉强还可以。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本身就有病的人,你让他喝牛奶吃鸡蛋,我告诉你,这是中国人这个脾胃,越吃越病。而且这吃了以后马上就烧起来。我们中医管这个叫“热遗食复”,就是说“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你别看他烧退了,但是那个小火苗小火星还在呢。这时候你再吃点难以消化吸收的东西,它那个邪热马上就起来了。这还不算,我见过我一同学的孩子,中学同学的孩子,得了猩红热。猩红热大家可能都知道,高烧,全身出红疹子,舌头就跟那草莓一样,全是那种芒刺。医院住院,打针输液烧退了。回家然后姥姥心疼,熬了一锅鸡汤。然后一下又烧起来了。这个爹妈就慌了。医院给误诊了。他不怀疑他姥姥给他喝了鸡汤。跑到北京来找我。我一号脉一看舌头,我说你这喝鸡汤了吧?啊!他爹妈说,你这怎么还号出鸡汤来了?哼哼,因为我见这种人太多。所以这次新冠肺炎,我看到很多人说在家怎么预防,就是喝鸡汤。是,对你个人可以。你让大家都这么喝,无异于就是火上浇油。中医是总结了几千年来,成千上万上亿人的大数据总结出来的东西,所以她有一种中正和平和。所以这个大病初愈以后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脾胃的情况,消化吸收的能力去吃你认为可口的东西。因为现在所谓的这些科学家或者医生,他就把人当成试管,就是加那什么你就应该有什么。你补蛋白质我加进去蛋白质它就应该变成我的蛋白质,这中间多复杂的系统多复杂的一种功能你就不去研究,吃什么就补什么,是吧,吃猪你长成猪呀。所以张锡纯老先生贡献出来的这个方子呢,我当时学的时候留下的印象非常深,而且我也在身体力行的去试它。我现在年过半百了,虚岁五十五了。我们同学聚会基本上他们头发要么就两鬓斑白要么就满头白发,只有我这个一头黑发。然后他们就说,你家伙染发了吧。我说啊,我还真没那个钱。为什么呢,就是跟我有意识地去吃一些山药包括煮这个山药粥有关。但是当时我学这个的时候有点疑问,因为咱们毕竟是现代人,懂科学。我就想,山药是植物的块茎,根茎叶花果实,它不是果实,尽管也可以用来繁殖。但是它不是果实,不是实,不是种子。然后呢它这里面主要的成分你分析来分析去它也是淀粉居多。淀粉就是多糖,多糖分解成单糖,降解成葡萄糖到体内。所以你说它能够让人长肌肉这个事我始终是怀疑。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草食动物,吃点蛋白质含量高的豆子有时候就受不了肚子,胀气放屁打嗝。那你说吃山药能让人长肌肉,乌须黑发。我就觉得乌须黑发还可以理解,因为山药味酸,补肺气,色白是吧。肺(五行属金)然后金生水,间接的去补肾(五行属水)这个可以理解。但是长肌肉我始终理解不了。然后呢,我的好处就是碰到问题,怀疑,但是怀疑自己。肯定我哪儿不对,不是古人不对,因为事实在那摆着呢。后来慢慢接触病人多了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大病初愈以后人的肠道菌群是完全灭活的。正常的在肠道寄生的各种有益的益生菌,随着你体液的脱失,肠粘膜的脱落,加上现代很多人用这个抗菌素,宁可错杀一千,不准放走一个。所以肠道菌群被破坏,这个肠道菌群没有或者功能降低减退的话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里面精气神的精的合成。我们以后会讲藏象讲大肠功能的时候会讲,大肠是一个很神奇的器官。人为什么长那么粗那么长在肚子里面盘一圈的屎肠子放在肚子里面,就是因为我们需要利用肠道有益的这些益生菌,把这些食物的貌似经过小肠消化分解吸收以后留下的残渣余液在里面发酵然后化腐朽为神奇,变成我们的积蓄(此处未听清,存疑)。所以这个肺,金生水,肺生肾,就从这儿来的。后来我才明白了,让肠道菌群恢复是我们大病初愈或者身体羸瘦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所以我们那个山药是吃个谁的,是吃给大肠的。当这个大肠的粘膜逐渐变得丰盈,肠道菌群变得活跃的时候,你再吃其他的东西,包括你吃蛋白质含量高得一些面粉呀豆类呀或者是动物蛋白也好,这时候肠道菌群会帮助你分解消化然后吸收,这时候我们肌肉就长起来了。而且这个长起来肌肉是实实在在的非常平和的。不会因为在你大病以后整个胃肠功能没有恢复的时候你突然进食那么多动物性的蛋白或者高蛋白的东西,你除了把自己堵死,然后嗽出很多痰或者拉出来很多稀以外,你身体得不到任何的补益。所以薯蓣山药这个事呢,我就是受张锡纯老先生的影响。所以,只要是有可能买到新鲜的山药,我就家里就存一些。时不常的蒸一点,然后煮一点,然后去吃。但是有一点大家记住,任何东西好与坏都是看体质,如果你本身痰湿特别重,肥胖,一说话嗓子里面都有痰,一吃口饭呼呼地就吐痰,这种人不可以吃山药,而且舌苔特别厚腻的人。这是一种药。

第二个药呢就是鸡内金。鸡内金大家可能有印象,因为鸡呀,大家记住,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鸡没牙,那你怎么去咀嚼呀,把吃进去的东西去把它研磨碎了然后再去消化呢。所以鸡有一个特别厚实的胃,我们管它叫鸡胗子。有的人可能吃过这个鸡胗子。鸡胗子那个肉是特别强壮的那个肌肉。而且它的胃有个特点,它的胃的内膜有一层黄的硬的膜,这个叫鸡内金。它就靠这一层膜,然后鸡有个特点,它经常吃点小石子,小沙子。然后呢这些小石子小沙子进去以后呢靠这个鸡内金在里面研磨,把它吃进去的粮食、种子、虫子呀,在里面给她磨开了。鸡内金这个药呢是一个特别好的帮助消化的一个药。而且呢大家记住禽类呢有个特点,它的脖子上有个嗉子,它吃进去的东西先在嗉子里面存一段时间,然后嗉子里面会分泌一些消化液。所以母鸡带小鸡的时候,它就经常是自个吞进去然后在嗉子里面跟消化液混合以后,然后再吐出来给小鸡吃。所以跟着老母鸡长大的小鸡就长得特别壮特别快。你人工饲养的无论怎么保温呀怎么给它喂食呀,都不如老母鸡带的孩子长的快,原因就在这。所以呢,它嗉子里面有消化液,然后再加上鸡内金这个强健的研磨,所以导致了这个鸡在没有牙的情况下能够有很好的消化功能。鸡还有个特点叫没有倒挡,鸡不会后退,它的膝盖跟我们是反着的,我们的腘窝朝后,它的腘窝是朝前的。它的膝盖玻璃盖是朝后的。这是我们张至顺老道长告诉我的,他说,你看见没有,鸡没有倒挡。我说,对,这家伙就是一门心思往前冲,好斗。所以吃鸡的结果就是勇往直前。这个鸡内金呢在张锡纯的医案里面得到了特别重点的提示。他就发现鸡内金这个药呢最好不要炒,然后用生的,把它晾干了,研磨成粉,吞服,就有很好的促进人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特别是对一些有严重胃病的人。我们小时候吃西药,吃什么酵母片,现代人吃什么胃动力药,什么叮,最后发现那个叮有严重的副作用。能让男人的乳房变大,女人吃了倒没什么效果,男人反而会变大。所以这个药呢,我知道很多人一吃多了就吃山楂丸。山楂丸的最大特点是能够促进胆囊分泌胆汁,酸的东西进来。但真正碰上严重的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更有特点,它整个胃里面腺体都不分泌了,变得特别敏感特别干燥。张锡纯先生是把这个鸡内金用的出神入化,他用来治疗这种中晚期的比较严重的胃病,特点就是吃东西就在那搁着。所以我是接受了张锡纯先生的医案记载的影响,我在临床中是经常会用到鸡内金,尤其是治疗早期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时候,这个鸡内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药。我个人感觉它能让萎缩性胃炎转成普通的胃炎,最后痊愈。医院去查的时候,有萎缩性胃炎,有肠上皮阳化生(此处听音不识字)。怎么办呀?没办法,等着吧,等着变成胃癌我给你切了,这就是人家的那种观念。我们中医告诉你,这个萎缩性胃炎是可以转阴的,转阴里面有两个关键的药,一个是鸡内金,还有一个是三七粉。三七粉我们留在下期节目再说。所以这个鸡内金治胃病而且也治心病。我在课堂上给厚朴的学生讲过,胃和心几乎是联在一起的,我说过一个著名的话叫“早期的心病要治胃,晚期的胃病要治心!”这就是我总结出来的临床的经验。所以鸡内金这个药呢我个人认为它完全是治晚期的胃病、早期的心病,甚至是中晚期的心病,包括抑郁症的人,包括一些心中有块垒整天活的不高兴没意思的人,这个鸡内金都好用。再一个呢我在给厚朴临床班讲课的时候,给大家讲这个药性,鸡内金大家去尝它是苦的。生吃也是苦的,炒焦了也是苦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不炒的话它的活性成分更大。苦的东西泄心补肾。所以我治疗一些小孩子发育不良的问题,发育不良的话肯定是消化吸收首先不行,再一个就是先天的肾经不足。比如说他们有这种特点,就是迟迟的不长牙,或者是男孩女孩到了七岁八岁,迟迟的不换牙。新牙就长不出来。医院去查,医院说,照片子吧,X光看看,有牙胚就长,没牙胚将来就戴假牙。所以你对这帮人你就是无语,她为什么不长牙胚,牙胚从哪来?无中生有!无从哪来?所以我一般都是用一些补益肾精的药,然后呢一定要加一味药让孩子去吃这个鸡内金磨成的粉。因为很多人不愿意闻到鸡内金的味儿,说是有一种鸡屎的味儿。所以我们都把鸡内金研磨好了,然后装到胶囊里,让孩子吞服。这时候就发现孩子的牙,换牙的这个跟年龄同步了,而且长出来了牙。你看现在很多孩子,她爹妈都是小碎牙,齿如含贝,孩子那个牙长出来全是那个大豁牙,大板牙,然后走风漏气的那种牙。为什么呀?因为痰湿太重,吃甜太多伤到肾了。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张嘴呼吸,不会用鼻子呼吸。张嘴呼吸,牙里面有缝空气就进得容易一些。一看孩子这种牙我就知道,不用问,腺样体肥大,而且小时候孩子打鼾。所以碰上自己家的孩子消化不良,心事重,情绪低落,然后也不长个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去找点生的鸡内金粉,然后把它研磨,让孩子去吃。我补充一点,就是鸡内金。我说了鸡内金它是苦味的,而且苦味偏温,如果炒了以后就是性质更温了,可以清泄心下的寒痰或者寒结或者食积,这个食积开始是脾胃的问题,到后期就会影响到心肾,影响到智力的发育和身体的发育。所以我说呢用鸡内金可以泄心补肾。泄心的事儿我刚才已经讲了。下面再说这个补肾。补肾一个是我说能够帮助人长牙,第二呢张锡纯先生对鸡内金的使用有一个非常独到的地方,就是治疗小儿遗尿。小儿一尿床,是个很没面子很让人产生自卑感的事情,再加上爹妈如果是厌烦了打骂了同学有耻笑了,这孩子的身心的生长发育都受影响。所以治疗小儿遗尿主要是用补肾的方法,另外我们还有这种固精缩尿发汗补脾胃的办法,但主要的方法是补肾。补肾的中药我们有很多,比如说偏寒的我们用补骨脂呀,用益智仁呀,用骨碎补呀补骨脂。偏热的我们一般用熟地或者是生地,淮山。就根据人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鸡内金这个药呢,如果小孩有疳积,就是肚子鼓鼓的,胳膊腿特别瘦,然后嘴巴一张开嘴就臭臭的那种,孩子呢用鸡内金的效果就比较好。所以家里孩子有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鸡内金。这比较稳妥也比较安全。另外中年妇女,特别是生育过或者有过小产或者是胎停育有过流产的妇女呢到中年以后容易出现一个漏尿的问题。稍微咳嗽大笑或者蹦几下就容易出现这种漏尿,这也是很难以启齿的一个问题。而且,发病率也非常高。据我们调查,大概有一半的中年妇女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像这种情况也可以用鸡内金,加上其他的补肾的药呢去固精缩尿。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一些妇女原因是为小腹里面有痰湿或淤血,需要把这些淤血痰湿化掉,然后再去补肾。鸡内金的用法,我们厚朴,到诊所里面来就诊的话我们一般给鸡内金胶囊,就是我们给打成粉。但是现在国家对中药的这种莫名其妙的限制有很多,你卖鸡内金可以,卖粉的话就算制剂,就是违法。所以我们一般呢都是给病人把鸡内金拿回家让病人自己去把它研磨捣碎。研磨捣碎的方法也很简单,鸡内金本身比较干燥也比较脆,在家里放到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几下基本上就变成很小的颗粒或者小碎片,多擀几下,直接让孩子或者病人倒在嘴里,用温水冲服就可以了。每次可以冲服三克到五克,就是这么一个吃的方法。当然有些人说讨厌它那个味道,但是这个东西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方法是张锡纯先生总结出来的,我们就把它介绍出来供大家去参考。时间短话语长。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两味药,从张锡纯老先生对我们的影响来看,建议大家好好的学习,好好地练功,珍惜自己的本能,恢复自己的感觉,去用心品尝你吃进去的每一顿饭,每一种食物,每一种药材。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好了,谢谢大家,我们两周以后再见。

医院老师的讲课转录成文字版,发心于各位有缘阅读,为普及中医和养生去病常识做点贡献。未经老师校正,若有遗错,均为编者的责任。敬请谅解!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者,立即删除。

如有朋友想学习正宗的传统的中医

请搜索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