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附院60华诞科室巡礼神经内科

薪/传/六/十/年奋/进/新/甲/子

扬大附院60华诞科室巡礼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神经内科

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年,年正式成立,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扬州市神经病学主委单位。

▲年科室人员合影

发展大事记

■年,医院进修回院,开始创建神经内科。

▲刘乡生

■年,神经内科正式成立,沈祥骏任主任。

■年,成立神经病学研究室、脑电图脑地形图室、肌电—诱发电位室、经颅多普勒室、微循环检查室、高压氧舱等。

■年,在省内率先建成了脑血管病急救中心,开通了脑卒中的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院前急救和急诊救治,体现了时间就是大脑的全新观念,形成了有效的卒中单元病房管理模式。

▲沈祥俊(前排左二)、谢鹏飞(前排右二)

■年,成为扬州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

■年,张新江任神经内科主任。

■年,成立脑血管病介入中心,常规开展急诊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治疗。

▲在省内率先建成了脑血管病急救中心

■年,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年,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年,唐铁钰任副主任(主持工作)。

目前,科室设有2个病区和1个独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开放床位张。拥有医师23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及博士后12人、硕士10人;硕士生导师7人。护理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本科学历占90%;全国健康管理师1人、省级专科护士4人、护理学院理论授课教师1人。

科室逐渐形成以“脑血管病及神经介入治疗”“神经康复”“神经心理”“癫痫和睡眠障碍”“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性疾病”等为重点的多个亚专业,同时开设了脑血管病、抗凝门诊、心理、癫痫、帕金森病、眩晕及康复等专病门诊,具备自己的专科优势及技术特色。

脑血管病及神经介入治疗:开展卒中单元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特别是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取栓治疗是本专科的特色之一。科室常规开展急诊静脉溶栓、Solitaire支架取栓、桥接治疗急性脑梗死;开展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以及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治疗等。年,开设省内第二、市内第一家抗凝门诊。

▲神经介入中心成功完成扬州市首例脑动脉取栓术

神经心理亚专业:针对眩晕后心理分析以及残余症状的研究较为深入,顺利完成了该疾病社区识别和残余头晕的心理分析队列研究,对脑梗死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了评估和研究。年开设记忆门诊。

癫痫和睡眠障碍亚专业:在神经电生理室基础上组建的癫痫和睡眠障碍亚专业,开设了常规的癫痫门诊、抗癫痫血药浓度监测、癫痫患者数据库,并针对癫痫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调查和心理干预研究。设有神经电生理室,现拥有睡眠多导监护仪、视频脑电图机、24小时动态脑电图机、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TCD仪等。

帕金森病以及运动障碍性疾病亚专业:在扬州地区率先开设帕金森病以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专病门诊。建立帕金森病患者数据库,筛查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精准治疗以及长程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开展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改善其运动症状以及多项非运动症状的省级研究。常规开展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等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

▲开设亚专科门诊

神经康复亚专业:拥有独立的康复病区和康复大厅,康复设备齐全,康复技术先进,人员配比合理。目前拥有天规移位训练系统、短波治疗仪、肌电生物反馈仪、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低频/中频脉冲治疗仪、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等康复设备。常规开展脑卒中急性期康复评定和治疗。除常规开展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和语言治疗(ST)外,还开展了吞咽困难评价和治疗、失语症评估、卒中后抑郁的评估和治疗,同时对重症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心肺康复、认知功能及注意力康复。

神经重症亚专业:年组建独立护理单元的神经重症病房,拥有神经中央监护系统、睡眠脑电视频监测、西门子Servo-s呼吸机、亚低温治疗仪、血气分析仪等最新设备,为顺利开展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桥接、颅内支架植入后高灌注综合征、微创血肿引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盲插鼻空肠管、脑脊液置换术、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后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深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及纤支镜肺泡灌洗等技术创造了强有力安全及技术保证。

近年来,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机制的相关研究分别荣获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对卒中后康复治疗的双向转诊研究分别获得江苏省卫生厅和扬州市科技局资助,对脑卒中针灸康复机制的研究获江苏省自然基金资助。重视心房颤动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的筛查和抗凝治疗,在二、医院及社区推广心源性脑栓塞规范化治疗研究,获得1项江苏省社会发展、1医院管理及2项扬州市重点研发基金的资助。

参与完成“银杏酮酯分散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复方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Ⅲ期临床试验”“丁苯酞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等临床试验。

▲科技进步奖证书

近三年来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承担多项国家、省自然基金项目,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专业书籍11本,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科室是扬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扬州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诊断学及留学生班理论和临床教学。近3年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9人科室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获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并获英语师资培训授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获扬州市、扬州大学中、英文授课比赛一、二、三等奖。指导研究生参加扬州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创新课题获奖3项,指导本科生参加扬州大学医学院组织的“网联网+”社会服务竞赛获三等奖3项。

▲研究生毕业答辩会

年11月8日起,坚持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年10月开展“社区慢病管理与规法化诊疗”常见慢性病社区培训,目前有社区医生人参加培训。

近年来,科室常规化举办省、市继续教育项目,举办多场江苏省、苏中地区、扬州市神经病学论坛,开展了神经重症医学相关适宜技术项目-盲插鼻空肠管、重症脑血管病的急诊处理流程的培训等。对脑血管病、介入与影像、眩晕的识别和治疗进行继教培训,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代表人物

沈祥俊

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对各种神经内科疾病拥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脑出血、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硬化等各种脑血管疾病。

先后在国内权威医学刊物发表医学论文近30篇,获省厅、市科技成果一、二等奖8项。曾获“扬州市卫生系统十佳人物”“扬州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医院终身成就奖”称号。

张新江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生导师。扬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学组主任委员、扬州市神经病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原医院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原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原农工党扬州市委副主委、农工党扬州市一院委员会主委。

长期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开展了脑卒中康复的医院医院间的双向转诊研究。擅长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神经重症救治如重症肌无力各种危象的治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为扬州地区神经内科专业的良性发展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在社区医生培训和规范化诊疗中成绩突出。

唐铁钰

博士、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现任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脑功能监测与评估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房颤卒中工作委员会委员及秘书、江苏省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第一届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15年,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重症。主持扬州市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获扬州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3篇、中华级论文5篇。主编或参编专业书籍5本;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字

唐铁钰

编辑

仇上斌

专业审稿

唐铁钰

审核

仇上斌

素材来源

神经内科、

《医院院志(~)》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