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请加作者个人34
吴鹏飞/文(第24期)
大前天,也就是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EHT)发布了他们第一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令人震惊。这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新的重大进展。
我上大学时候的记忆,黑洞,只是一个神奇可畏的预言,而且似乎它永远也不可能被看见。因为他的质量太大引力太强,光线都会被它俘获,无法逃逸。我们当时听到这样的讲解,都深以为然。
今日回头想,觉得自己还是少动了一点脑筋。是呀,黑洞总是有边界的,在边界上,光线是可以逃逸的,那么,这边界上的光被捕捉住,不就可以看到黑洞的轮廓吗?
这间接的看见,也是一种看见啊。
所以,当我看到人类拍摄到的第一张黑洞的照片时,突然生出这样的自责。如此简单的一个推理,当时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居然几十年根深蒂固地、人云亦云地认为,黑洞,我们人类永远无法观测。
这告诉我们,学习时,自己一定要动脑筋,稍不注意,就会被老师教导的错误知识误导一生。其实,就算在最高深的领域,有很多未知事物,也是可以通过很简单的常识和逻辑来推导的。
感谢那些孜孜不倦为人类探求真理和真相的人们,为我们打开了又一扇认识世界的窗。这个像西方小甜面包圈和像中国油炸小面窝的黑洞照片,让我感慨万千。
拍摄它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EHT),是一个通过国际合作而实现的、由八个地面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观测阵列,主要旨在通过形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来捕捉黑洞的图像。
照片中的的黑洞,位于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距离地球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这张由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从四大洲8个观测点“捕获”的视觉证据,有望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
万光年,也就是光行走万年的距离;65亿倍,也就是65亿个太阳的大小。这些数字,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大和长远。和这样的大尺度比较,人作为个体,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连沧海一粟的沧海一粟的沧海一粟都不及。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人仰望天空呢?为什么多年来,我一直赞成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开一门天文课呢?因为这会使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保持理性和谦虚,使我们的孩子永远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会比较淡薄尘世的名利。
看到这张照片,我的一个巨大的遗憾,就是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没能看到这个神奇的小甜圈。他曾经那么有趣、那么形象、那么生动地为我们描述过黑洞的存在,可是在这张照片之前,这一切描述都更像是童话故事。
霍金只是宇宙的一粒尘埃,可是这一粒尘埃一生都醉心研究宇宙。他是一粒非常惊人的物质,他走了,变幻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和形态。甚至,也可以说,他只是进入了虚轴时间的一次旅行。可问题是,他似乎化为了更小的微粒,已经不足以感知这张小甜圈的美丽。
霍金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浩瀚、奇异、匪夷所思的宇宙之后,他悄悄走了。这让很多仰望星空的人,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寂寞。从精神上讲,霍金与人类是永远同在的;但是那个不断发出惊人之语,不断有新想法,不断给人类提出忠告的人,确实消失在无边无际的物质世界里了。
有人质疑,说真霍金早已经死了,后来这个轮椅上的人,是西方社会的一个阴谋替代品,因为在整个科学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像他一样,一言一行都会被全球普通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