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12部著作,是他们把霍金带入中国

据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岁。消息传出,举世震惊。霍金曾说过,他对伽利略有特别的亲近感。他出生的那一天正是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而他离世的日子又恰巧是爱因斯坦的诞辰日。

那位一生都在探索宇宙终极秘密的人,真的就此离去了吗?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知道霍金、迷上宇宙是源于一本超级畅销书——《时间简史》。而作为《时间简史》等霍金简体中文版系列著作的责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首席编辑孙桂均,是我们中更幸运的那一位,而今天也是更悲伤的那一位。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首席编辑孙桂均与霍金

《时间简史》的世纪“大爆炸”

《时间简史》最初的书名是《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年出版后在科学界引起轰动。霍金在书中提出了举世震惊的黑洞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人们为他精神的瑰丽所深深吸引。该书出版后,一度荣登《星期日时报》畅销书榜周。霍金曾引用评论者的话说道:“我关于物理的著作比麦当娜关于性的书还更畅销。”

上世纪90年代,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放眼世界,发掘一流出版资源,策划了“第一推动丛书”,掀起了全民科学启蒙的新潮。这套旨在追寻科学固有原动力的图书,因其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国内科普出版的“第一推动力”。年2月《时间简史》的出版则标志着“第一推动丛书”的诞生,这部书也成为了大陆首部版权引进的图书。

《时间简史》早期版本

十年一晃而过。年,霍金全面更新《时间简史》,新增了两个章节,推出了《时间简史》10年修订版,而年来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孙桂均也迎来了与霍金的第一次相约,成为此书的第二代责任编辑,为读者献上了《第一推动丛书·宇宙系列:时间简史》。年,她先后编辑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插图本和《果壳中的宇宙》,年又迎来了《时间简史》普及本。

《时间简史》普及版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选择出《时间简史》,这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的定位紧密相关。”《时间简史》为何广受读者欢迎?孙桂均认为,因为每个地球人,无论他(她)来自哪个国家或种族,无论他有着怎样的文化、宗教及政治信仰背景,天生都具有一颗好奇和探询的心,都想了解我们人类以及世间万物、养育着人类及万物的这个星球、承载着这个星球和其他星球的空间——宇宙,所有这一切物事的过去、现在、未来。霍金穷其一生,运用理论物理这门科学,带领世人探索和追寻时间与空间的起源和归宿。他创立了量子宇宙学,坚信用一组数学表达式就能描述出宇宙时空的一切。

从《时间简史》到《我的简史》

“史蒂芬·霍金或许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宇宙学家。他以一部畅销全球的《时间简史》让读者惊叹不已,一步步揭开宇宙的奧妙。又以一部自传《我的简史》,向世人揭露他的人生与思考演化。”年,《我的简史》问世。这次,霍金几乎没研究宇宙,而是交由读者去研究霍金自己的小宇宙。这本书是霍金唯一一本在无助手帮助下独立完成的著作,他再次挑战自我成功。

早在霍金定下自传的写作计划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就已买下版权并提前介入翻译,于年5月顺利推出此书的简体中文版,并入选“中国好书”引进版好书榜。《我的简史》中最重要的内容仍然是霍金探索宇宙最辉煌的成就。孙桂均曾说:“霍金一生都在探索,希望找到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其终极目标,正如他在《时间简史》的结尾所言,‘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个完备的理论,在主要的原理方面,它应该让所有人理解,而不仅仅让几个科学家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与讨论我们和宇宙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时间简史》与《我的简史》

据出版方介绍,霍金认可的所有著作的中文简体出版权唯一授权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自上世纪首次推出《时间简史》简体中文版以来,近三十年的漫长时光里,该社已陆续出版了12本得到霍金授权和认可的著作,而每年的图书重印品种中,都少不了《时间简史》这本书。《时间简史》(文字版)、《时间简史》(插图本)和《果壳中的宇宙》销量都超过了百万册。今年,该社还将出版《乔治的宇宙》系列的最后两本书,《时间简史》绘本的出版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在写作《时间简史》的过程中,霍金考虑到普通大众的专业知识结构,摒弃了高深的理论物理知识、数学公式,力求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宇宙时空的故事。然而,对于很多读者而言,《时间简史》仍是一本玄而又玄的“天书”。因此,无论是推出《时间简史》(插图本)、普及本,还是创作《果壳中的宇宙》,和女儿合写《乔治的宇宙》,霍金和他的出版者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让读者读懂霍金,读懂他的宇宙学说”。

“宇宙中心”遇见霍金

霍金,被誉为剑桥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著名的卢卡斯数学教授,21岁时因患卢伽雷病(即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而被永远禁锢在轮椅上。然而,凭借惊人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霍金叩开了通往无限宇宙的时空之门。

在牛津大学毕业时的霍金

当年孙桂均跨进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门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与霍金结下不解之缘。此后虽然担任霍金系列著作的责编,但她对霍金的认识,其实大多源自译者吴忠超和杜欣欣夫妇的介绍。直到年,借参加伦敦书展之机,由译者吴忠超先生引荐,孙桂均才得以拜访到这位科学界的传奇人物。

当秘书推开办公室的门,将大家领到霍金面前时,眼前的情形仍然让早有心理准备的孙桂均感到非常震惊。“这位令无数人崇敬的世界级科学大师,是如此地软弱无力,无奈地蜷缩在那张为他特制的金属轮椅中。”“Howareyou?”就在孙桂均思绪万千的时候,室内忽然飘荡起霍金的问候。自从年去瑞士做了气管切开手术之后,霍金就把声音交给了上帝,而借助特制的语音合成器与外界沟通。此刻,他虽然不能说话,却微微将脸上的肌肉向两侧移动——他笑了。那儿童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永远定格在孙桂均的记忆里。

霍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他的一些涂鸦之作,而在办公桌边的一个乐谱架上,孙桂均看到一行英文字,译成中文就是“我是宇宙的中心”。那一刻,孙桂均默默地注视着轮椅中这位虚弱的老人,想象着他拿着开启宇宙大门的钥匙,穿过无数迷宫般的房间,在上帝那到处都是交叉小径的后花园里遛达时,正好碰到上帝也出来散步,于是他迎上去说:“嗨,我是宇宙的中心!”

此后,当霍金第三次来到中国参加“年国际弦理论会议”时,孙桂均得以与霍金再次会面。当陪同的人告诉霍金,这是《时间简史》中文版的编辑时,霍金突然“说”道:“我认识你。”这句话让孙桂均热泪盈眶,她几乎有些哽咽地说道:“谢谢你记得我,再次见到你很高兴”。

孙桂均非常欣赏年上映的《万物理论》,这部展现霍金青年时代的传记片唯美却不失真实。“当那位翩翩的牛津少年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这一生中,他那瘦削的胸腔里容纳的,除了一个科学家博大的胸怀,还始终跳动着一颗童稚的天真好奇的心。”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

成为《时间简史》的责任编辑,从而结识霍金,是孙桂均人生中一大幸事。而霍金离世的消息被证实后,更令她悲痛难抑,心情无法言表,在和记者的通话中几度哽咽。

就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年出版霍金BBC里斯讲演录《黑洞不是黑的》时,霍金的身体已每况愈下,而如今让孙桂均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黑洞不是黑的》成为了霍金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这本书凝聚了霍金对黑洞的毕生洞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能够得到霍金著作的授权,并将他的作品推给中国读者,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福分。”孙桂均感慨道,“霍金的离世对科学领域、对我们读者都是一种损失”。去年霍金过生日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曾托译者给霍金带去了一个礼物——一个绣有霍金头像的湘绣双面绣品,霍金非常高兴也非常满意。而将霍金所有著作修订后整体包装出版,也早就列入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今年下半年的出版计划中。如今,孙桂均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书尚在修订中,霍金就已离世,“本想做一套霍金的著作全集送给他,但没能在他走之前把这件事赶着做完”。

霍金在天坛祈年殿前

时间是什么?它的起点在哪里,又将在何地终结?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霍金毕生都在探索这些宇宙和生命的终极问题。这位被禁锢在轮椅上的天才,将这些只有上帝才知道的宇宙奥秘写进了《时间简史》等巨著中。只能借助机器与我们交流的霍金,却懂得宇宙学中很罕见的数学语言,而且他力求赢得更多大众的理解。

“霍金的辞世,无疑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损失之一。”除了孙桂均,与霍金因出版《时间简史》结缘的还有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他在哀痛之余,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霍金那羸弱而坚韧的生命到底没能坚持得更长久,他的辞世,无疑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损失之一,因为即使在身体只有一个指头可以动弹的情况下,他仍在进行著述。十年前我在北京拜见他,他说在和女儿共同创作科普著作,还要写自传,不久这些著作都完成了,由我们出版了中文本。霍金先生不仅把自己的科学洞见留给了人类,而且用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感染了人类:不仅向人类展示了科学的严谨,而且向人类展示了科学的美丽。霍金先生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将深深影响人类,而他在科学普及上所做的创作,甚至会更深远地影响人类。

年,霍金在北京友谊宾馆与龚曙光见面

而在众多悲悼者中,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读者。幸可告慰的是,“宇宙之王”霍金虽已离去,但他留给了我们那么多闪烁着迷人光辉的著作,而他的思想也将继续穿梭在浩瀚缥缈的宇宙中,指引着人类去揭开更多关于宇宙、关于时空的奥秘。

出版人杂志[publishers]

随性读书,认真写字

严肃活泼,偶尔脱线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7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