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陈柯萍、闫丽荣等发表目前国内较大样本量研究结果显示,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高危患者安装ICD的恰当治疗率高,植入相关并发症少。
研究观察了38例年~年在医院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的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高危患者。平均随访29个月。
36.8%患者接受≥1次的ICD恰当治疗。一级预防患者中ICD恰当治疗率为13.3%/年,高于既往研究。
研究者分析原因,本研究中50%的患者有不明原因晕厥史,明显高于既往研究(30%~40%)。
如何筛选出心原性猝死高危患者并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非常重要,也面临巨大挑战。
本研究显示,ICD恰当治疗患者中,有心原性猝死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无ICD恰当治疗患者,多因素回归提示心原性猝死家族史是ICD恰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8)。
本研究随访期间,随访期间有4例(10.5%)患者接受ICD不恰当治疗。2例(5.3%)患者发生ICD植入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
不恰当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不恰当识别和导线故障。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本研究人群中,年ESC指南肥厚型心肌病Risk-SCD模型适用性不佳。
年ESC指南提出了肥厚型心肌病Risk-SCD模型,该模型是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n=)中建立并验证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原性猝死风险评估模型。
本研究显示,肥厚型心肌病Risk-SCD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
来源:闫丽荣,陈柯萍,戴研,等.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在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循环杂志,,3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