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长寿法之肌肉解利

内经长寿法之肌肉解利不论学医与否,每个人都期望活着的时候能少病少痛少烦恼,最好能够快乐又健康长寿。所谓长寿,活多久算是长寿?《黄帝内经》中对此有个名称,叫“天年”,即人秉受天地灵气、父母精血所能自然享有的寿命。天年是多久呢?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讲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上古的人,都能活到百岁以上,故天年是到百岁以上。唐王冰在《玄珠密语》中讲:“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明确提出人可活到天年岁。人活着,不仅可活到天年岁,而且是可以健康地活到岁。如《上古天真论》所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不仅仅是可以活到百岁以上,且“动作不衰”,可以健康地活到天年之数,真正的是“健康长寿”。不过现代之人,也正如《上古天真论》所讲:“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没到50岁动作就衰减了,多都不健康了,各种非健康的状态就出现了。如颈椎痛、肩周痛、面色灰暗、严重身体疲劳等等。以我接触的现代20多岁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看,多半未满而立之年就浑身问题了。如果以这样的状态活到岁,那么会有七八十年处于病痛中的。正如古人所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那么,人难道做不到让自己身体健康无大病痛地活着吗?完全是可以的。请看《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中介绍。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黄帝问,人有长寿有短命,有生病就猝死的,有生病病很久的,问是这是什么原因什么道理造成的?岐伯没有直接回答黄帝的这个问题,而是告诉了黄帝,人做到哪些可以活得健康长久。也就是“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如果这其中的每一点,我们也都努力去做到,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健康长久。有人说,这里没有提到人的情志的修养健康。人的情志修养部分在《上古天真论》中有较为详细介绍。并且若要做到上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情志不调和也是达不到上述结果的。下面我先介绍“肌肉解利”,其它部分以后再分项介绍。为什么要先介绍“肌肉解利”,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是肌肉不解利,这正是大多数常见慢性疾病的状态体现。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强制性脊柱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等等,均存在着严重的肌肉不解利的问题。这些疾病也都可以从达到肌肉解利的思路和角度入手进行治疗。《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提出的是“肌肉解利”,在《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中提出的是“分肉解利”,意思可以相互补充。那什么是“肌肉解利”呢?人体的肌和肉在内经中有时指代相同,有时不同。具体来讲,人体的肌肉束,属于肌,人体不同的肌肉束之间以及肌肉束和皮肤之间的白肉属肉。分肉,即是指分开的各有条束和形态的肌和肉。解是指肌肉处在分解开有各自范围的状态。利是通利、滑利。肌肉束表面及肌肉间津液充足,肌肉运动才会通利顺滑。有形可见的分肉之间的血管、淋巴管、神经都不会受到压迫,传导顺畅,无形不可见的分肉之间的气也运行畅通无阻,这是属于利的状态。若肌肉处在分解通利的状态,肌肉的气血供应也充足,肌肉会饱满有弹性,相互之间没有粘连,没有占位(占据本不属于自身所应处的位置),肌肉运动相互也不会产生障碍,人不仅容易保持健康,且容易保持身体的年轻态。用下图所示肌肉做说明肌肉的解利不解利:如上图,肩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之间有交叉的地方,如果这两个肌肉束处于分解通利的状态,做提肩、胳膊内收外展等动作时,两块肌肉之间不会造成运动障碍。若是这两块肌肉不分解通利,相互有粘连,胳膊一运动,两块肌肉相交的部位就会疼痛。另一种情况,如果大圆肌由于寒湿过重,导致体积膨胀,也会压迫肱三头肌或其它肌肉束,也会造成运动受限。第三种情况,如果大圆肌本身气血不足而失养,造成肌肉干瘪,肌肉也不解利,也会造成肌肉运动受限。图中所示的是肌,如果肌和皮肤下的肉产生粘连和挤占位置,也同样会造成肩周运动受限。以上我们只是以肩周肌肉举例,肩周肌肉不解利,会造成肩周炎;颈部肌肉不解利,会造成颈椎病;腰椎肌肉不解利,会造成腰椎病;整条脊柱两侧肌肉不解利,会造成强制性脊柱炎;臀部肌肉不解利,会造成坐骨神经痛;小腿肚子肌肉不解利,会造成小腿肚子抽筋;肘部肌肉不解利,会造成网球肘;腕部肌肉不解利,会造成腕管综合症。身体任何部位肌肉不解利,都会造成相应的疾病。如果仔细地检查一下我们身体的每一条每一块肌肉,会发现,我们绝大多数人肌肉都处在很不解利的状态。肌肉不解利,不仅仅会得这些常见的慢性疾病,且长期肌肉不解利,也会影响身体整体气血运行,使气血运行受阻,从而降低内在脏腑功能,使得我们得各种严重疾病的几率增加,也会使我们身体衰老加快。且肌肉本身就会僵硬鼓起会干瘪等,会致使皮肤也失去光泽,整个身体呈现衰老态。所以使肌肉重新处于解利的状态,是我们治疗上述疾病的重要思路和方法,也是使我们身体重新获得健康必经的恢复程序,也同样是使我们机体衰老速度减缓,较长期地维持在年轻健康状态的思路和方法。那么,现在医学是如何处理肌肉不解利的问题的呢?西医上对于肌肉不解利的问题目前没见到有效的处理方法。中医上一般外调是采用推拿、按摩、洗浴、贴膏药的方法处理肌肉不解利的问题。这些方法一般都有效。但肌肉粘连或占位严重的,也都较难恢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内调则是除寒湿补气血且促使气血顺利流通。要做到这点,一般要长期用药。对于不大严重的肌肉不解利,是很容易见效的,对于严重的肌肉不解利,药疗往往也效果不佳。另一种,是近十多年来发展出的一种小针刀疗法,很是流行。但小针刀同样对小的肌肉粘连有效,对大面积的肌肉粘连,几乎无能为力。小针刀的原理是将针刀深入到肌肉粘连的地方,将粘连拨开或割开。如是粘连不严重的,割开后气血得以流通,的确是效果立杆见影,立刻恢复。比如突发性的面瘫,轻度的肩周炎等。若是严重肌肉粘连的肩周炎,用小针刀割开粘连后,当时效果很好,但过不了几天,肌肉之间又粘连上了,又会恢复原状。因为严重的肩周炎,一般来讲,多有寒湿侵入,气血长期对肩周肌肉充养不足,用小针刀割开粘连,气血能暂时得以畅通,故小针刀做完后立刻有好转,但由于寒湿严重,气血的通道淤堵过多,寒湿并没有排除,气血也不能充分充养粘连的肌肉,故几天后又恢复原状。若小针刀疗法结合按摩药敷,且内服祛寒湿补气血且流通气血的中药,则疗效会大大加强。不过,小针刀疗法仍有其局限性。一是小针刀是深入到肌肉之间割开粘连的,有一定的创伤性;二是要求施术者对解剖要相当精通,否则具有一定的风险;三是小针刀疗法不能大面积的使用,这也是小针刀手术最大的局限性。而人体肌肉的不解利而粘连的状态往往是大面积的,整块整条或整个身体的肌肉都有问题,小针刀不能进行全面施术。四是小针刀只能割开局部粘连,并不能让堵塞严重的肌肉气血得以流通,也并不能使寒湿得到祛除。此前看到有一位中医针灸师是带气针灸,针灸时将自己的内气打入到患者经络内,从而打通经络,这个方法也是处理肌肉不解利立竿见影的方法。只可惜那位针灸师已仙逝。目前就不知哪位有这等功力了。目前处理肌肉不解利的方法,最为有效安全的方法可说是松筋疗法。松筋方法是外调方法,用松筋棒将力透入到肌肉经筋中,以疏通肌肉经筋的粘连与淤堵。此方法可大面积全身性疏通经络经筋肌肉,也不会造成肌肉内创伤,且疏通后能让肌肉间气血得以流通,气血流通后人体寒湿能得以祛除,从而使得原来不解利的肌肉得到气血充养(前提是人体脏腑有储备的气血。若脏腑气血虚,则需内服中药以补足气血),使肌肉逐渐恢复弹性,恢复解利的状态,也即恢复到机体年轻的状态。故运用松筋的疗法处理肩周炎、颈椎病、强制性脊柱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等常见的疑难杂症,效果立竿见影。一般多次处理,这类疾病均可恢复。不过,若是严重的这类问题,仍需内补气血,气血充足,松筋疗法疏通通路,气血充分充布到肌肉之间,这类问题才可彻底解决。目前,松筋疗法可说是处理肌肉不解利最快速也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善济是系统使用此方法调治各类疾病的,还未见到报道其他中医从业者系统使用此方法,网上只偶尔零星看到有人使用松筋疗法有效处理了一些问题。未来,松筋疗法一定会推广开来,造福于民。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松筋疗法不同于一般美容院所说的拨筋疗法。此松筋疗法需施术者对中医医理深入掌握,经络经筋都要深入熟悉,肌肉骨骼等解剖也要相当熟悉,松筋才会有的放矢,力透入也有轻重浅深,效果才会立竿见影。肌肉不解利,不仅仅是会造成前面所述的各类疾病,还往往伴随着全身气血流通不畅,从而体现身体衰老化以及成为以后各类疾病产生的隐患。试举一例:长期肩背肌肉不解利即有严重肩周炎的人,易患严重的肝胆疾病及脾胃疾病,如肝胆囊肿、结石,严重的肝火郁结引发严重的肝炎、胃消化不良、胃炎、胰腺炎、胃脘堵塞,食欲不振等。当然,肌肉不解利和气血不足流通不畅往往互为因果。如外界寒湿侵入肌肉,则会造成肌肉不解利,肌肉不解利会使得气血流通不畅,从而会使脏腑能力下降,使得气血化生不足,气血化生不足又会进一步造成肌肉不解利。若内在气血耗损过度或化生不足,也会使得肌肉内气血充布不足,从而使得肌肉不解利。肌肉解利和气血化生往往也相互促进。用外力调理肌肉使其达到解利的状态,有利于身体气血的化生,通过食疗或中药可补充人体气血,从而使肌肉得到解利的状态。若是气血充足,肌肉解利,人体的肌肉就呈现柔软有弹性,有力又有光泽的年轻状态。不仅人体各种大的疾病发作几率大大降低或根本不会发生,且人体机体衰老的速度能得以大大减缓,能让人较为长时间地维持在年轻健康的状态中。所以,《黄帝内经》中给我们提到“肌肉解利”是人能“长久”,健康且长寿的方法之一。秘密透漏给我们了,就看我们是否能把握得住。撰文:陈远国日期:年7月20日善济中医旨在传承、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中的中医,旨在能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中医,让中医为大家服务。陈远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6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