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状态评定:
Glasgow昏迷评定表:
得分:15分(满分为15分)
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患者文化水平:高中文化水平
得分:16分(满分为30分)属于中度认知障碍
3Bruunstrom分期:(右侧)上肢:Ⅱ期,患者患侧上肢存在腱反射,无肌张力无共同运动出现。
(右侧)下肢:Ⅱ期,患者患侧上肢存在腱反射,无肌张力无共同运动出现。
(右侧)手:I期,迟缓,无任何运动
4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
得分:8分(满分为分)
5感觉功能评定:Fugl-Meyer四肢感觉功能量表:
得分:0分(满分为4分)
6关节活动度评定:(右侧)患侧被动活动均为正常,(左侧)健侧被动活动度均为正常
7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
情况:四肢均无肌张力出现
8疼痛的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简称VAS)
得分:0,无疼痛
9平衡功能评定:a.三级评定法:
坐位平衡Ⅲ级、站位平衡不能维持。
b.Berg平衡量表:
得分:5分(满分为56分)表示:平衡能力差。
10协调功能测试:指鼻试验、跟胫膝试验无法完成。
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
得分:40分(满分为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
注:此处为家属代诉,患者进食时觉得用时太长,不愿意自主进食。1肌肉长度测试:注:患者无痉挛,表中“+”为阳性,“-”为阴性。
04存在主要问题05康复目标短期目标:(01.01.5-01.01.31):1.提高患者注意力(MMSE注意力和计算力分值提高1分)
.松解短缩的肌肉
3.引出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4.增强患者患侧感觉功能
长期目标:(01.01.5-01.0.15):1.站位平衡达到Ⅰ级
.在监督下完成站起、坐下的转移过程。
06治疗措施PT介入策略:1注意力训练a.通过给患者观看一分钟有剧情的小视频、然后让患者重复故事剧情;
b.患者发病前喜欢看报纸,因此通过给患者看一段报纸的内容,然后让患者简述内容来提升注意力。
松解短缩肌肉a.通过松解筋膜、牵伸肌肉来恢复肌肉长度(背阔肌、胸大肌、胸小肌)。
3浅、深感觉训练a.挤压、拍打、刷擦患者患侧肌肉,并不断提醒患者感知拍打、挤压、刷擦处位置(包含上下肢全部关节与肌肉);
b.让患者的视觉参与,反复观察其肢体位置的空间变化,期间反复刺激其皮肤。
4下肢主动运动诱发训练a.通过牵张反射迅速牵张患者的目标运动肌群,然后让患者的目标肌群迅速收缩,从而引出运动;
b.通过PNF扩散原理,由患者健侧上肢向患侧下肢对角线式引出患侧下肢的运动。
07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级预防、患者宣教治疗过程中:(1)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如果有疼痛,及时反馈,以免出现新的损伤
()患者有高血压,治疗前应测量患者血压情况;并且治疗时避免患者过度用力和憋气,时刻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发绀等症状。
(3)进行站立床减重训练时,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根据患者状态逐渐增加角度。
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须知:(1)触碰热的物品时,要先用健侧触碰,感知温度,以免患侧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烫伤
()注意时常翻身、坐起,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3)告知家属对患者患侧肩部的保护,不要有牵拉肩部、悬空肩部等行为,防止肩关节半脱位的出现
(4)多活动患者患侧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出现
(5)注意患者的体位,告知患者家属良肢位的摆放,以及告知患者正确的轮椅坐姿(轮椅车倾斜角度0~15°、躯干挺直、臀部贴近轮椅椅背、骨盆平衡、腿部位置摆放)避免不良体位的出现,影响康复进展。
(6)良肢位摆放:
(7)床椅转移:
08治疗一周后进展09神经康复治疗效果评定1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得分:1分(满分为30分)属于轻度认知障碍
注:患者同时有作业康复治疗以及经颅磁治疗
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
得分:13(满分为分)
3感觉功能评定:Fugl-Meyer四肢感觉功能量表:
得分:8分(满分为4分)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
得分:43分(满分为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
注:此处为家属代诉5肌肉长度测试:注:患者无痉挛10现存主要问题11康复目标短期目标:(01.0.01-01.0.07):1.提高患者注意力(MMSE注意力和计算力分值提高至分)
.增强患者患侧感觉功能
3.强化已引出的主动运动
4.完成监督下无辅助站起
长期目标:(01.01.5-01.0.15):1.站位平衡达到Ⅰ级
.在监督下完成站起、坐下的转移过程。
1治疗措施PT介入策略:1注意力训练a.扑克牌训练:先让患者观察三张扑克牌(例:红桃、梅花8、方块3),随机挑选一张牌让患者记忆(红桃),将三张牌全部倒扣,并且更换位置,让患者找寻刚刚让他记忆的牌(红桃);
b.钟表训练:给予患者一块钟表,让患者盯着钟表观察一分钟,根据患者情况逐级调整患者观察钟表的时间。
浅、深感觉训练a.拍打、刷擦患者患侧肌肉(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
b.挤压患者患侧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c.让患者的视觉参与,反复观察其肢体位置的空间变化,期间反复刺激其皮肤。
3下肢主动运动诱发训练a.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抗阻训练,8个/组,共三组;
b.通过PNF的下肢的髋屈曲-内收-外旋以及髋伸展-外展-内旋模式,来促进患者对患侧下肢的控制;
c.NJF膝模式:伸展-外旋。
4站起训练a.训练患者身体前倾能力(重心前移能力),治疗师给予患者碰触目标,使患者重心充分前移(肩峰连线超过膝关节连线)。8个/组,共三组;b.治疗师于患者患侧,用手固定患者髋关节以及膝关节处,辅助患者站立。6个/组,共三组13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级预防、患者宣教治疗过程中:(1)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如果有疼痛,及时反馈,以免出现新的损伤
()患者有高血压,治疗前应测量患者血压情况;并且治疗时避免患者过度用力和憋气,时刻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发绀等症状。
(3)进行站立床减重训练时,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根据患者状态逐渐增加角度。
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须知:(1)触碰热的物品时,要先用健侧触碰,感知温度,以免患侧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烫伤
()注意时常翻身、坐起,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3)告知家属对患者患侧肩部的保护,不要有牵拉肩部、悬空肩部等行为,防止肩关节半脱位的出现
(4)多活动患者患侧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出现
(5)注意患者的体位,告知患者家属良肢位的摆放,以及告知患者正确的轮椅坐姿(轮椅车倾斜角度0~15°、躯干挺直、臀部贴近轮椅椅背、骨盆平衡、腿部位置摆放)避免不良体位的出现,影响康复进展。
(6)床椅转移:患者床椅转移仍有风险、应在患者转移时注意患者安全,预防跌倒。
●作者●
胡江涛
邮箱:
qq.